8月21日,記者來到定遠縣爐橋鎮安徽正善紅色收藏館的時候,一批抗戰時期的藏品正在打包運往黃山巖寺新四軍軍部紀念館展出?!斑@段時間,我們的藏品還被淮南新四軍紀念林、大通萬人坑教育館、省博物館、成都潘家園展覽館等借去展覽,現在來我們這里參觀學習的人也越來越多。 ”博物館主人王正善對記者說。
正善博物館位于爐橋鎮上的安徽九州糧貿公司內,擁有各類藏品150余萬件,是一家民間博物館。博物館利用廠區辦公樓和閑置廠房建成,分為辛亥革命紀念館、抗日戰爭紀念館、抗美援朝紀念館、紅色記憶館、知青館、民俗博物館等。
記者走進抗日戰爭紀念館,仿佛回到了70多年前。日軍彈藥箱、軍刀、炸彈、軍服、地圖、測繪儀器、畫報、細菌戰試驗品等以及各種殺害、殘害中國人的照片,還有中國抗日軍隊使用過的大刀、電臺、子彈箱等擺滿了上下兩層2000多平方米的一棟廠房。在一個日軍存放化學武器用的陶罐旁,王正善指著罐體上方印有“乙未一八二四部隊”的字樣對記者說,這個陶罐是從湖北的收集來的。有朋友告訴他,在位于沈陽的“九一八”紀念館里,就有和這個一模一樣的陶罐。王正善請教歷史專家才得知,一八二四部隊是駐扎在東北地區的一支日軍化學戰部隊,那個不起眼的陶罐,就是當年這支部隊用來盛裝化學毒劑用的,然后運至中國各地戰場使用?!斑@是侵華日軍對中國軍民使用化學武器的罪證。 ”王正善說。
今年52歲的王正善是土生土長的爐橋人,父親在抗戰時期曾是活躍在長豐、定遠一帶的新四軍游擊隊通訊員,聽著父親講日軍在江淮地區的暴行和新四軍抗戰故事長大的他,對這段歷史頗感興趣。長大后,王正善開始跑糧油貿易、辦米廠,一個偶然的機會,他接觸了收藏,從一開始收藏古董、瓷器,到后來收藏抗戰時期的歷史藏品和各種紅色藏品、民俗藏品。 30多年時間里,他跑遍了東北、山西、湖南、湖北等地收集藏品。沒有正式的場地展覽,他就把廠區里的辦公樓、廠房、倉庫騰出來,自己布置展廳、制作展柜、展示藏品。 “我的收藏,就是要讓人們永遠銘記中華民族那段被侵略的屈辱歷史,勿忘國恥。 ”王正善說。
本文網址:http://www.nileschristianassembly.com/info/190619215023132038